BOYA Brand Salon
擘雅
品牌沙龙
2023年4月23日,“擘雅·品牌沙龙”第一期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举行,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瑞旗,擘雅品牌研究院院长、广告学院教授何海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赵淑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教授赵新利,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教授武定宇,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范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河,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王晓乐,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杜国清,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吕艳丹,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马澈,擘雅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李政阳、梁建华,广告学院教师陈怡、张驰等15名专家学者参加沙龙,对《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与中国品牌发展以及品牌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思路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由赵新利教授主持。
赵新利教授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说明建设品牌强国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事项,开展品牌相关研究、大力发展品牌学科正当其时,大有可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希望通过系列沙龙的方式汇聚智慧、凝聚力量,推动中国品牌发展、品牌研究和品牌学科建设。
刘瑞旗院长明确提出“把品牌学建设为一级学科”的目标。他表示,目前中国品牌在国际竞争中仍缺乏优势,我国对品牌的研究尚不充分。擘雅品牌研究院的建设是中国品牌及文化研究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研究院要对品牌建设展开深入的研究,使国家的文化与品牌建设迈向新高度。
何海明院长指出,擘雅品牌研究院是中国传媒大学校企合作的“试验田”,和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一体化发展,聚合中国传媒大学乃至全国、全球的高水平人才、研究资源,将学科建设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为中国品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战略支持。
赵淑萍教授基于自身多年来的研究经历,简要梳理了中国品牌发展的历程。她强调,品牌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按照原有的传统思路进行,需要把品牌学科建设的思路打开。研究中国品牌必须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除了质量强国战略之外,品牌研究也要与文化强国等国家战略实现勾连。
范红教授认为,品牌建设需要更广阔的视野,要注意品牌概念的多元化特点,对品牌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企业品牌,也要重视城市品牌、国家品牌等方面。品牌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级、国际化的学科,也涉及很多跨学科的知识。她认为,质量是品牌的基石与核心,中国品牌“走出去”还需要加强文化建设。
黄河教授指出,央企是非常重要的品牌主体,国资委也基于国家战略需要发布了专门的央企品牌建设引领计划。央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仍存在品牌意识模糊、品牌建设缺乏共识等薄弱之处。未来擘雅品牌研究院可以多关注央企品牌建设问题。黄河教授指出,必须找到品牌学科的特殊性,既要对广告公关学科的相关积累进行传承和革新,又要思考如何响应和跟进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还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引领性。
王晓乐教授提出品牌是“多因一果”,即品牌是一个涵盖范围广阔的复合体,包含质量、设计、广告、服务、商标、文化等多个维度。他认为,企业目前需要品牌方面的人才,但是大学的专业设置无法提供对口的人才。未来建设品牌学科,从内部来看,要做到科研与实践双轮驱动;从外部来看,则需要大力倡议,在各种场合发出我们的声音。
吕艳丹副教授发现,《质量强国纲要》中专门列出了品牌建设的专栏,品牌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她提到发改委品牌强国战略下做的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中,提了7个要素,质量是第一位的,还有包括文化、人才这些。品牌是结合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东西,我们把质量囊括起来,这也是国际上评价品牌的趋势。
武定宇副院长讨论了品牌学的边界和学科建设的进展。他指出,品牌学一定要打破以前的边界,要面向更多的空间可能性。品牌真正的核心是要做质量的监控,如何树立我们的品牌,如何结合国际的语境扩大化,对外如何做传播。
杜国清教授认为《质量强国纲要》的发布对于中国品牌发展来说是一个整合理念、成果的良好契机,并强调了培养人才对于品牌学科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在新的内涵下一定有新的语境,我们要抓住品牌的契机深化我们的科研实践。
马澈副教授重点梳理介绍了品牌相关教材、撰写工作的开展情况。他提出,建构容纳融汇管理传播这种跟我们更贴近、更符合中国学科架构的这样的品牌体系,这个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陈怡老师再次强调了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从现在知识生成的状态上来看,还是从研究的推进、人才的需求上,我们都要确立自己的自主的品牌学。
张驰老师指出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西方品牌理论与自主知识体系的关系;他提出,我们后面无论是做自主知识体系还是做学科建设方面,必须要处理好我们怎么看西方这套过来的品牌理论;同时从我们现在品牌具体的实践里面找出来一些比较关键的经验智慧,注入到中国品牌里面去发觉。
李政阳研究员强调了品牌学平台搭建的内容和重要性,包括成立“中国品牌学学会”、创办杂志、发布年度报告等内容;他提出,我们还是需要尽快创建一个品牌学的平台或者渠道,我们品牌学的学者来共同发出一个声音。
梁建华研究员则再次探讨了品牌建设的内涵。他认为,大质量是文化,小质量是产品,大质量包括人和组织区域,大质量文化恰恰就是我们品牌的建设。
最后,刘瑞旗院长与何海明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表达了把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建设成为全国品牌研究中心、把品牌学科建设为一级学科的期望与决心。同时还指出,要站在全球视野思考品牌发展,建设真正的国家品牌与民族品牌,助力中国实现从品牌大国到品牌强国的成功转型。